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1388號花樣年·美年廣場,JR·Fantasia花漾錦江B棟10樓1007室
發布時間:2021-12-19 18:54:08 瀏覽量:364
法律是舟,文化是海。
2021年10月,中銀法律博物館悄然揭幕。這個藏在律師事務所的法律博物館,通過悉心珍藏的文物史料,不僅凝結了律所十六載為數千家單位、個人提供了專業精準法律服務律師的青蔥歲月,更回顧了近現代中國司法變革與新中國司法部分成果,旗幟鮮明地表達了法律人的文化底蘊和法治信仰,生動詮釋了成都律師守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執業形象。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走,帶你去參觀下中銀法律博物館!
目前,中銀法律博物館設置了十三個專題,分門別類展示介紹了我國明朝、清朝、民國、新中國成立后一系列珍貴的法律文獻資料的原物原件。特別是館藏的明崇禎官府木刻封印、清雍正的正堂信票、清乾隆的官狀紙等,即便在最高人民法院創辦的中國法院博物館展品中也實屬罕見。
對于新中國成立后的藏品,中銀法律博物館內也是十分豐富的。自1954年新中國成立后四部原版憲法,讓人感受67年來我國憲法一路走來的發展歷程;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至今入黨、入團的珍貴資料以及黨領導下的蘇區、陜甘寧、晉察冀等解放區的法律文獻,更是管中窺豹的將中國共產黨艱難輝煌的歷程呈現于眾。
黨史專題,陳列展示了數十份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來的入黨、入團的珍貴原件資料。其中1950年由解放社出版的黨章原本,更是以其歷史價值和罕見性尤顯珍貴。
這些史料折射出我黨的時代生命力和感召力,從不同時期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堅持共產主義的信仰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也反映出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擁護和愛戴。
律師與司法行政部門和人民法院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中銀法律博物館專門策展,在館內分別展出我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后及律師制度恢復的暫行條例和律師法等原版文本,歷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和歷任司法部部長的親筆簽名資料等。這些值得珍藏和研究的法律史料,隨著網絡電子化的普及和發展,變得越來越彌足珍貴。
此外,館藏的數百份普通法院、專業法院的司法文書及法律文書,各時期各類司法裁判文書、各式各類法律文書及人民法院、司法行政、律師行業的各類歷史原物原件,更是貫穿我國法律發展史的各個時期及各種類型,對梳理我國法律發展及文書的變遷有著深刻的意義。
以史為鑒,興替知焉。中銀法律博物館希冀通過這些歷經數百年留存下來的珍貴法律史料,以實物親歷的場景方式,將我國律法演進的波瀾進程進行生動鮮活的詮釋。在豐富律所文化建設維度和深度的同時,為法律職業共同體、法科生以及法律愛好者們進行歷史研究、法律研習、開拓視野等貢獻一份力量。
供稿:北京中銀(成都)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