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1388號花樣年·美年廣場,JR·Fantasia花漾錦江B棟10樓1007室
發布時間:2014-03-31 00:00:00 瀏覽量:70
?????? 市司法局、市律協召開律師工作座談會??? 3月19日,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市律師工作,促進我市律師行業健康穩步發展,市司法局、市律協組織原省廳直屬律師事務所召開了律師工作座談會。省司法廳巡視員、省律協黨委書記陳昌斌,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進,市律師協會會長、市律協黨委副書記李世亮出席會議。市司法局巡視員、市律協黨委書記楊澤輝主持會議。原省廳直屬所主任,省司法廳律師公證工作處、省律協秘書處,市司法局相關處室、市律協秘書處參加了會議。
?????? 會議通報了原省廳直屬所管理權限移交成都市司法局工作情況,并介紹了成都律師行業基本狀況和相關管理要求。省司法廳巡視員、省律協黨委書記陳昌斌表示省司法廳、省律協將本著“尊重律師、理解律師、服務律師”的原則,切實為廣大律師服好務,希望壯大后的成都律師隊伍為全市和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進首先對加入成都律師行業的律所和律師表示熱烈歡迎,表示市司法局作為律師事業的推動者,將千方百計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保障律師執業權益、提升律師社會認同,希望成都律師行業要有“后發趕超”的緊迫感和使命感,擔當好作為成都改革發展和法治建設生力軍的重大使命。
?????? 根據《律師法》和司法部《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的規定,省司法廳于去年底啟動了省直所管理權限移交到成都市司法局的工作。目前,92家原省直所完成了相關行政變更手續,其中,除四川亞峰律師事務所、四川琴臺律師事務所分別變更為成都市武侯區司法局、成都市高新區社會事業局管轄外,其余90家律師事務所均成為成都市司法局直屬律師事務所。原省直所管理權限移交后,成都市律師事務所達450余家,執業律師達7100余人,萬人律師擁有數達5.03人,律所和執業律師數量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位居第二(僅次于廣州),執業律師數量位列中西部第一。成都律師隊伍的進一步壯大,整體實力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將為成都建設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 市律協召開會長會議研究部署換屆籌備工作??? 3月21日下午,市律協會長李世亮在市法律服務中心六樓會議室主持召開第十四次會長會議。市司法局巡視員、市律協黨委書記楊澤輝到會指導。市律協監事長曹軍、副監事長劉力,市律協秘書長劉豐、副秘書長黃姍姍、唐前宏列席會議。
會議審議通過了市律協秘書處提交的市律協換屆籌備工作建議方案,對2014年上半年要重點推進的制定律師執業保障條例、舉辦二三圈層律師業發展論壇、舉辦涉外法律服務論壇、培訓律師事務所行政主管、加強律師行業黨建工作、規范法律服務市場等主要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會議還審議通過了市律協2014年上半年經費預算草案,通報了市律協法律專業委員會2013年工作考評情況。會上,楊澤輝書記代表市司法局和市律協黨委對做好本屆理事會收官階段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希望理事會一班人團結一心,努力做好協會換屆等重點工作,力爭向全市律師交一份合格的答卷,以優異的成績迎接成都市第六次律師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
????? 市律協召開律師參政議政工作委員會第四次工作會議??? 3月11日下午,市律協組織召開了律師參政議政工作委員會第四次工作會議。市司法局巡視員、市律協黨委書記楊澤輝到會指導,市律協會長李世亮、秘書長劉豐出席了會議。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及參政議政工作委員會委員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市律協副會長、律師參政議政工作委員會主任陽運逵主持。
?????? 會議總結了參政議政委員三次會議以來的工作,充分肯定了我市擔任省、市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的律師為我市律師行業發展和社會治理付出的辛勤勞動,會議還研究了參政議政工作委員會2014年度的重點工作。會長李世亮對參政議政工作委員會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并提出相關工作意見。楊澤輝書記就不斷壯大律師參政議政隊伍、引領律師參政議政,進一步擴大律師的社會影響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簡訊
???? ●2月26日下午,成都市依法治市工作領導小組在市委會議室召開座談會,會議由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鄧修明同志主持,王忠林、朱志宏、左正等市委、市政府領導出席了會議。會議著重對《成都市依法治市實施綱要(討論稿)》和《成都市依法治市2014年工作要點(討論稿)》進行了認真研討。市律協副會長、四川運逵律師事務所主任陽運逵律師等9名法學專家、學者應邀參加會議并發言。陽運逵同志針對《綱要》和《工作要點》提出了12點相關建議和意見,受到了與會領導的重視和肯定。
???? ●3月11日,西南科技大學法學院與四川致高守民律師事務所簽定了《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共建協議》,成為繼華東政法大學、四川大學法學院、成都理工大學法學院、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西南財大法學院等院校之后又一所與該所合作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