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1388號花樣年·美年廣場,JR·Fantasia花漾錦江B棟10樓1007室
發布時間:2018-11-01 10:33:00 瀏覽量:254
? ? ? ?“一帶一路”的倡議,對我們中國仲裁而言,它帶來了什么機遇,又面臨著什么挑戰?
? ? ? ?我們吸引外商到境內來貿易投資,由此產生的爭議,我們對爭議的解決,擁有較大的話語權。這個爭議在國內主場解決,我們非常有信心。另外一方面,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們的公司、企業走出國門,去境外貿易投資,在境外達成了合作,由此產生的糾紛又怎么解決?2016年的4月,貿仲委和商會共同組織舉辦了“走出去法律顧問座談會”,在會上法律顧問就談道:在境外投資貿易過程中間,境外達成的合同在談判的時候,如果能夠從貿易投資所在地拿出來放在第三方,都已經是勝利了,回到國內,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 ? ? ?這類爭議流向何處,到哪兒去了,在投資貿易所在法院訴訟解決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流向了國際民事仲裁機構仲裁。最近幾年我們通過積極了解,比如國際商會仲裁院2015年以來,受理了71件中國案件,外貿占比當時中國排名第二位,第一是印度。其實,中方當時的案件和第一不相上下,三個機構加起來中方的受理案件已經有200多件了,這些案件爭議巨大,涉及的糾紛非常復雜。
? ? ? ?國際仲裁案件,中國的仲裁員參與了多少?中國的涉外律師參與了多少?就中國仲裁員而言,像國際仲裁院,每年70多個涉及中方的案件,中國仲裁員參與的寥寥無幾,在幾個人中間,有一半是香港特區的負責人,這就是現實。
? ? ? ?那我們怎么辦?中國仲裁怎么辦?我覺得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仲裁所面臨的挑戰,我們要解決相應的問題,我們至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慮,當然不僅僅限于我所說的三個方面。
? ? ? ?第一個采取可行措施,推動中國仲裁國際化。因為只有仲裁國際化,我們的仲裁得到國際認可,得到國際理解,得到國際采納,提高我們的國際競爭力,提高我們的國際公信力,那么才有可能讓那些在國際上涉及中方的案件選擇中國的仲裁機構,或者選擇中國作為仲裁地。貿仲委成立以來,我們以處理涉外案件為主,國際化一直是我們的發展定位。在此我想簡單提一下,貿仲委今年所做的嘗試和努力:仲裁院名冊方面,去年換屆后,仲裁員列39位,其中外籍仲裁員共315位,強調我們的占比,就是想讓我們受理的時候有更大的自由度去選擇仲裁。
? ? ? ?仲裁規則的轉變,應吸收采納國際的意見。我們知道緊急仲裁院制度,它是在仲裁廳組成之前組成的緊急仲裁員處理緊急保權措施,2015年修改規則的時候,仍然提到了緊急仲裁員制度。根據仲裁配套法律,仲裁采取保權措施時可以申請緊急仲裁制度。根據香港的仲裁法是可以采取的,我們也引入了這個制度。有約定的遵照約定,沒有約定的按貿仲委所在地為仲裁地。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之下,仲裁機構決定將中國以外的地點和國家作為仲裁。
? ? ? ?仲裁員也是外商非常關注的,我們當時有約定的遵照約定,如果沒有約定的話,以漢語作為仲裁語言。也可以采取漢語以外的語言來做,如果沒有漢語的話,也可以采用英語來作為仲裁語言,實際上這是促進我們仲裁國際化的重要過程。2012年,我們在香港國際貿易中心、今年我們在溫哥華和維也納,分別設立了分支機構,這些是依據香港特區的法律、加拿大的法律和奧地利的法律共同來做的。大家都知道,仲裁地在國際仲裁中發揮著重要的角色,根據規定,仲裁使用仲裁地仲裁法,仲裁地所在的法院與他的仲裁活動相應支持,同時進行相應的治理監督。根據法院的規定,我們這三個地方所管理的案件,除非有約定,那么回到中國執行就不是根據內地法,而是根據紐約公約來執行。還有,我們通過在海外設立三個分支機構,能夠讓當事人選擇三個所在地的仲裁員進行審理并請當地的律師進行代理,同時也為我們國家的涉外律師參與代理和仲裁員參與審理提供了現實的基礎,也為我們國家的當事人在談判中增加了籌碼。
? ? ? ?這是仲裁國際案例的情況,它體現在約定選擇上,貿仲委的案件只是一種形態,像去年我們受理的涉外案件,當時仲裁地在境外,在奧地利、澳大利亞、德國都出現了,還有約定貿易仲裁,但是實行法并不是中國法,我們當時使用聯合國的公約,有一個案件當時使用的是意大利法,有兩個約定的是英國的法律。去年,我們有47個外籍仲裁員參與了47個案件的審理,還有仲裁會議,都使用了國際的規則。
雖然我們國際化程度相對于國內其他仲裁機構要高一些,但是我們離國際標準還有很大的差距,這些案件在2300多個案件中占比不高,我們還要繼續推進,中國國際化的路程還要繼續加快。
? ? ? ?第二個方面,我認為努力的方向就是要加強國際合作,共同培養國際仲裁。現在國內有253家仲裁機構,國際仲裁機構不斷出現,目前仲裁市場的業務競爭非常激烈,它完全由市場選擇,由當事人約定,國際合作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我們國際化中間的舉措。良性的競爭本身就不怕合作,只有合作才有共贏,只有合作才有發展,所以我覺得中國的仲裁界和中國的仲裁機構要和國際仲裁界和仲裁機構進行交流,我們的律師需要交流,我們的專家需要交流,并且去參加審理。貿仲委過去三年間,總共受理了246件涉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案件,沿線的國家涉及32個國家。我們深化和“一帶一路”國家的交往合作,至少與11個國家仲裁機構簽訂了協議,同時我們也向機構之間互推仲裁員,積極推薦中國優秀的仲裁專家,同時我們也在擴大接納外界仲裁員的數量,加快這個步伐。通過這個途徑來盡到我們的責任,加快仲裁專家的培養。
? ? ? ?第三個方面,要有效補齊短板,構建參與國際的仲裁。在國際仲裁中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則,一旦雙方在協商談判過程中間,一般不會去兩國的仲裁機構仲裁,要去第三國的仲裁機構仲裁,我們國家的仲裁機構在這個方面是不具備優勢的。怎么辦?所以我們要參與籌建國際機構,在東川副院長提到的中央發布了解決機制和機構的意見中明確提到:支持相關機構聯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機構發起成立具有國際非政府組織形式的國家爭端解決。這個工作,目前正在推進,通過國際峰會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和工商會組織合作,推動一個國際非政府組織一個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這項工作正在推進過程中間,事實上這些都是中國仲裁機構,目前據我所知,我們還沒有一家由我們牽頭成立的國際仲裁機構,實際上,這個機構可以有效地彌補國內仲裁機構的不足,同國內協同發展。
-轉自四川省律師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