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律協參加2022年全市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聯席會并作經驗交流

    發布時間:2022-11-03 19:01:05       瀏覽量:204

    圖片

    11月2日,成都中院聯合十四部門召開2022年全市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聯席會。成都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郭彥,成都市委政法委副書記蔣利春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政法委、市檢察院等13家市級機關分管領導及相關處室負責人,成都中院少家庭、部分基層法院、區婦聯、人民調解委員會、市律協相關人員等40余人參會。‍

    會上,成都中院與成都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司法局、成都市婦女聯合會共同簽署了《關于構建家事糾紛全鏈條預防化解機制的實施意見》。成都中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婦聯五家單位通報了反家暴和婦女兒童保護工作的相關情況。‍

    圖片

    成都市律師協會婚姻家事法律專業委員會、蒲江法院、崇州法院、新都法院、新都區婦聯、成華區府青街道八里莊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等六家單位分別從家事糾紛公益調解和援助的做法和思考、多元化解聯動機制、“家和護心”心理干預機制、家事調查員制度等角度對深化家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工作作了經驗交流。其中,市律協婚專委圍繞成都律師行業就家事訴源治理與多元解紛所做的調解及援助工作進行了介紹,并就成都家事律師的調解典型做法與思考進行了分享交流。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家事糾紛公益調解和援助的做法和思考

     

    (成都市律師協會婚姻家事法律專業委員會

    在2022年全市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聯席會上的交流材料)‍

    一、家事訴源治理與多元解紛概述

    在成都市司法局指導下,成都市律師協會側重提升多元糾紛化解效能和研究訴源治理與多元解紛機制,與成都24家法院建立司法協作機制,遴選899名律師調解員全力開展訴前調解。以專業化力量化解矛盾糾紛,助力平安成都建設。成都市律師協會與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展交流合作,圍繞訴源治理與多元解紛等重點工作舉辦座談交流會,探討了訴源治理、多元解紛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并提出案件移送、案件調解、司法確認等標準化建設的意見建議。‍ 

    二、家事糾紛調解與法律援助成績

    成都市司法局通過一村(居)一律師(基層法工)全覆蓋,在全市3415個村(居)、330個鄉鎮(街道)均配備一名法律顧問,家事糾紛公益糾紛調解和法律援助已成為常態化工作。

    2021年度,家事糾紛公益調解和援助依托城鄉法律服務體系持續提升服務。

    一是打造城鄉法律服務“便民超市”,提供面對面服務。 以群眾法律需求為導向設置法律服務工作室等微型平臺,配齊法律顧問和法律服務社工等“法律導購員”,將法治宣傳教育、法律咨詢等“公共法律服務產品”配送到群眾身邊。

    二是構建城鄉法律服務“網上商城”,提供個性化服務。充實村(居)公共服務平臺,在線收集群眾法律服務需求信息,按季度公示法律服務和法治宣傳計劃,由群眾對法律服務質量進行評價。開通法治類政務微博微信65個,提供法律援助在線咨詢,實現“鼠標一點、疑惑立解”。開發推廣“法律服務一點通”手機客戶端,群眾可通過手機查詢附近10公里內的所有法律服務機構,以及法院、檢察院便民服務信息。

    三是優化城鄉法律服務“客服系統”,提供精準化服務,向村(居)群眾發放“便民聯系服務卡”,開通24小時免費咨詢電話,在居委會設立法治副主任,培育法律明白人,公開選聘市民觀察員、專職調解員,設立糾紛信息員,實現矛盾糾紛隨時有人監測、有人排查、有人化解。通過政府購買提供專業性法律服務,采取坐班和預約等多種形式提供專業法律支持,基本實現了一村(居)一律師(基層法工)全覆蓋。引入社會力量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務,直接為群眾服務。‍

    三、家事律師調解典型做法與思考

    唐應欣:總結家事案件特點,

    貫穿家事調解理念

    “家庭和諧”“化解矛盾”是家事審判的價值取向,也是家事糾紛調解的價值取向。

    我們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婚姻家事案件不同于其他案件的特點:一是高度重視家事案件的調解,子女是受害者、父母法定義務;受情緒影響大、悲劇一念之間;離婚必經程序、調解貫穿始終。二是婦女兒童權益的側重保護。根據《婚姻法》第39條“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或《民法典》第1087條“照顧無過錯方原則”進行判決,“保護婦女權益理念”并不直接寫入判決書,通常以“從照顧女方的角度出發”在撫養權和財產權方面對婦女加以照顧。三是難以形成標準化裁判規則。家事案件是關系人身、具有專屬性的案件,難以形成標準化的裁判規則,裁判結果受司法解釋的變化和個案情節兩個因素的影響。因此家事糾紛調解有利于家事矛盾化解,有益于和諧家庭建設。

    圖片
    圖片

    唐律師側重理論研究和經驗總結,2019年發表了《論老齡化背景下家事調解制度與完善——以成都為例》,分析了老齡化背景下的家事糾紛現狀,老年人財產權益的立足點,以及家事調解制度建立與完善的新路徑。家事糾紛調解具有專業性需求和專門性需求,我們提出的整合實現家事調解制度新路徑的觀點,已經在逐步落地,如家事律師調解律師團隊、家事調解業務指導、家事糾紛司法確認等。‍

    宋雯婷:婚家糾紛調解維權站、

    全區全階段覆蓋體系

    青羊區“心調解 家家愛”婚姻家庭糾紛專業調解維權站是成都市首批市級“蓉姐對你說”維權示范點,該站點負責人宋雯婷律師榮獲2019年四川省婦聯“維護婦女合法權益先進個人”稱號。宋律師帶領團隊為婦女、未成年人等群眾提供開展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形成了全區域覆蓋、全階段覆蓋的婚姻家庭糾紛專業調解服務體系。建立覆蓋全區的調解點位67個,14支巾幗志愿者調解隊伍,24小時服務網絡。共接待群眾來訪來電咨詢1733余件,提供法律援助、調解服務133件,調解率90%,開展調解業務培訓講座94場。向有需要的困難婦女和家庭發放免費法律服務卡,為需要通過法律訴訟的困難婦女和家庭提供延伸法律援助服務。在區婦聯主導下,編印《青羊區家庭糾紛調解宣傳冊》、《青羊區家庭糾紛調解活動案例選》為繼續提高、完善婚姻家庭調解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不斷推動家庭糾紛專業調解工作創新發展。

    圖片
    圖片

    金琴:三所一庭聯動調解、

    家事調解司法確認

    成都市郫都區“三所一庭”聯動調解是由律師事務所、司法所、派出所與派出法庭共同組建調解委員會,律師駐派出所聯動調解室,為轄區居民提供免費法律咨詢、糾紛調解服務,居民之間發生民事糾紛可預約調解,經律師調解后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書,雙方自覺履行,雙方若同意,還可向法庭申請司法確認,法院出具民事調解書。

    圖片

    龔志立:武侯家調中心落戶律所、

    社會力量參與糾紛化解

    2019年武侯區區司法局、區婦聯聯合法之識律所共同成立了武侯區家事調解委員會。調委會從協調婚姻家庭關系入手開展工作,化解矛盾。2020年3月31日,武侯區家事調解中心掛牌儀式在律所舉行。家調中心提出要響應習主席號召借鑒“余村經驗”,結合武侯區實際情況,深入社區、樓宇探索新模式。為女性就業提供法律支持,為職場女性提供更多保障。實現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目標。中心工作的開展將充分發揮法之識律師在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中的專業優勢、職業優勢和實踐優勢。

    圖片

     

  • 国产精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