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1388號花樣年·美年廣場,JR·Fantasia花漾錦江B棟10樓1007室
發布時間:2022-10-13 19:23:26 瀏覽量:68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光時律師事務所確立了“明黨性于心,知律法于行”的核心理念,秉承“‘光’為效率,‘時’為正義”宗旨,注重將律師事業與黨的事業深度融合、同頻共振,努力探索黨所共建新路徑,以黨建促所建帶團建,為社會提供專業、全面、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并積極開展了內容豐富、重在實效的法律公益行動,依法護航社會經濟發展、助力維護社會穩定。
強核心,行業的實踐先鋒
光時律所于2010年率先建立黨支部、2018年建立團支部,至2022年,光時律所黨支部已有黨員14名,黨員覆蓋率達70%,黨支部書記、律所主任“一肩挑”,黨支部及團支部委員均由專職律師擔任,黨支部指導事務所的決策管理及業務開展,并于2021年在上級黨組織指導下,建設完成黨建標準化的黨建工作點位,打造“五心光時”黨建品牌。
光時律所在壯大和發展黨員律師隊伍的同時,結合地區和事務所實際情況,組建“巾幗志愿者法律服務隊”“青年律師突擊隊”兩個行動機制,切實發揮黨員律師、青年律師的先鋒作用,落實業務和活動的執行力。
古語言:“律者,法令、約束也,師者,技長者。”律師以律己為榜樣、以擅法為專長。光時律所始終堅信高度的政治覺悟和優良的專業能力是做好律師工作的基本和前提。十年來,光時律所建立“師徒幫導”“專業技能共享”機制,堅持以“傳、幫、帶”的形式,每周開設“光時課堂”,針對市民實際法律需求、政府部門如何保障行政合法、民營企業如何防控法律風險等,開展集體學習、法律專題講授、案例剖析、交流辦案技能,確保黨性培養與專業水平同步提升。光時律所先后擔任一百余家基層機關企事業單位常年法律顧問,2021年,整合人力資源,創新性組建法治政府建設、鄉村振興、益企惠商、婦女兒童權益四個法律服務部。逐步形成了以民商事業務、公司法業務、婚姻家事業務、教育法律業務、勞動法業務為重點,以行政法業務、刑事辯護業務為特色的立體精品法律服務體系。
由于邛崍市地處成都西部,部分村社區距離市區較遠,農村居民日益增長的法律需求與基層法律服務不平衡、不充分。如何為鄉村振興事業提供精準實際的法律服務是光時律所堅持探討、實踐的問題。自2017年起,光時律所在邛崍市司法局指導下,率先與多個村社區結對開展“法治副書記進社區助力鄉村振興”專項行動,由光時律師擔任村社區“法治副書記(副主任)”,通過通俗易懂的普法宣講活動、因地制宜靈活創新的調解模式、提供鄉村文旅產業專項服務等方式,協助村社區有效開展基層治理,護航鄉村社會經濟發展。
建立“法律診所”。光時律師每月前往村社區駐點值班,公開個人電話和微信、加入微社區。“戶籍變更后土地怎么辦”“親戚幫人干活摔傷了怎么追責”“鄰居修房占了我的地”……村民們提出的問題總是五花八門又貼近生活。與大城市律師整日穿梭于高樓大廈不同,光時律所法治副書記們時常提著公文包棲風龍門山下、曉行泉水湖畔,喜歡在趕集日、壩壩會或居民家里用鄉言法語聊聊家常,講講老百姓的那些事兒,將晦澀“法語”化為易懂“鄉言”,普及宣傳與農村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識,常態化免費提供起訴狀、離婚協議書、欠條、借條等代書服務;發現家庭經濟困難的村民,主動上門積極引導其申請法律援助,幫助維護其合法權益。
創“五老+律”。2021年,光時律所駐邛崍市界牌村法治副主任與村社區工作者創新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調解模式,即“五老+律”模式,由村社區五位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老教師、老黨員等鄉賢,加上光時律師組成調解隊伍,開展村社區糾紛調解。相較于采取私人調解缺乏專業性、行政調解形式上的正式性,五老鄉賢在當地具有較高的威望,在辨明是非說理方面明顯優于村社區干部和一般群眾,而律師作為法律專業力量,對于調解的合法性、可行性更有見解,二者相結合進行調解達到“1+1>2”的效果,使得當事群眾更易接受,有效提高調解的成功率,降低了反悔率。“五老+律”模式受到了四川省委領導和省司法廳的肯定,助力界牌村榮獲第八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
做“惠農先鋒”。作為成都西部片區國家城鄉融合試驗區,邛崍市大力發展鄉村文旅產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承擔著發展主體的先鋒責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啥意思?我們怎么設立?和村委會有啥區別?如何利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來增加群眾收入?”光時律所法治副書記結合豐富的農村法律實務經驗,在鎮(街道)、村社區開展“鄉村振興”系列講座,及時詳細解讀最新政策、法律法規,協助基層政府、農村自治組織將城鄉融合試驗成果轉化為具體的實施方案;為村社區兩委會干部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設立、完善、發展的專題培訓,列席村民會議聽取居民意見,協助撰寫既符合法律規定又切實可行的村規民約、集體經濟組織章程。
自2020年起,光時律師應邀為邛崍回瀾塔片區、龍門山生態博覽園、天臺山高興-靖口片區紅色美麗村莊建設所在區域的村社區集體提供了專項法律服務,面對特色林盤、特色小鎮、文旅景區打造建設涉及的集體土地流轉的操作程序,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樣面臨幾乎沒有先例可循的問題,為不負集體信任,光時律師在短時間內梳理了所有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找遍了全國相似的操作案例,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順利擬定了實際可操作的全套法律文書,匯編了兩冊實務手冊,義務供農村工作者參照適用。
截至2022年9月,光時律所堅持實施“法治副書記進社區助力鄉村振興”項目已5年,累計結對服務75個村社區,開展普法宣講、法治培訓200余場,累計調解100余人次,編制《四川光時律師事務所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法律服務文書匯編》2冊。光時律所“法治副書記進社區助力鄉村振興”專項獲2020年度成都市基層黨建工作創新項目立項,助推邛崍“一村一律師”法律顧問的實施。最為重要的是切實提高了村社區居民的法律意識,助推群眾性法律公益事業發展。“我們村里有律師,去找他”,就是對光時律所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最實在的肯定。
化隔閡,小城的人民調解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律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幫助群眾化解民事糾紛,切實保護民事權利。”法律援助和人民調解工作需要律師的熱情和投入。黨的十八大以來,光時律所繼續積極承擔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責任,以省級律師調解示范機構“王艷律師調解工作室”“巾幗志愿者法律服務隊”“青年律師突擊隊”為聯動機制,指派律師常年深入工業園區、各鎮(街道)、村社區擔任人民調解員,積極發揮律師調解作用, 助力邛崍市社會矛盾糾紛“一體化”改革試點工作的開展,探索構建律師參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機制。
基層民事糾紛調解和信訪工作是繁瑣復雜的,在處理某起規模性民事糾紛案件時,光時律師連續駐扎當地近兩個月,協助人民調解委員會開展調處工作,幾乎每天面臨著近似劍拔弩張的狀況和數十上百個當事人的爭議、誤解甚至是吵鬧、吐槽和質疑,光時律師仍保持嚴謹冷靜的態度,制定詳細的調解方案,以法律規定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在人群中拿著喇叭堅定有力地釋法說理,與當事人一對一溝通,最終完成了調解工作。面對基層民事糾紛,光時律師時常會面臨矛盾分歧巨大、不被當事人理解等無奈和壓力,但作為討薪代理人,最大限度保障民工工資優先支付,將法律援助惠及每一名務工人員,時常與農民工共享拖欠工資追回后放在眼見的喜悅。
十年來,光時律師主動擔當,參與了多起企業員工安置、農民工欠薪、房地產領域糾紛等大規模群體性事件的調處工作,累計依法調解600余人次,協助1800余名農民工追討勞動報酬1400余萬元,幫助20多個村社區追討土地租賃款120余萬元。光時律所調解案例入選中央政法委、法治日報“首屆律師公益(社會責任)十大典型案例”,光時律師獲得司法部堅持發展“橋楓經驗”實現矛盾不上交試點工作表現突出個人表彰。
顯擔當,群眾的同心律師
光時律所是“四川省民族地區區縣法律援助對口幫扶指定律師事務所”,積極響應省市律協號召,連續5年參加省市律協“同心律師法律服務團”,指派六批次共計18人次律師前往涉藏地區開展普法宣講和法律援助活動,獲得四川省法律援助中心、省市律協和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
在抗擊新冠疫情戰役中,光時律所率先組建戰疫志愿服務隊,參與抗疫工作的志愿服務活動,第一時間捐獻抗疫物資,參加抗疫后勤保障工作,積極慰問一線抗戰人員并提供公益法律顧問服務、代書服務,為居家留觀人員提供法律咨詢。
光時律所聯系邛崍市司法局、邛崍市婦聯建立“邛崍市婦女兒童法律幫扶基地”,十余年來堅持開展“律師媽媽進校園”系列活動,并主動擔任邛崍18所中小學校、幼兒園的“法治副校長”,長期開展校園霸凌、預防侵害講座、模擬法庭等宣講和普法活動。
至2022年,光時律所已發展成為邛崍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律師團隊,獲評四川省優秀律師事務所、成都市優秀律師事務所;光時律所黨支部獲評四川省司法行政系統“湯洪林”黨支部、四川省律師行業“黨建標準化律師事務所黨組織”、成都市社會組織示范黨組織、成都市律師協會優秀黨支部、成都市律師行業服務大局“沖鋒黨組織”、成都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和稱號;
光時律所團支部獲評“四川省五四紅旗團支部”、邛崍市青年文明號等榮譽和稱號;多名律師獲評全國律師行業優秀黨員律師、四川省優秀律師、四川省優秀女律師、四川省優秀青年律師、成都市優秀律師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