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司法局關于公開征求《成都市關于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修改意見的公告

    發布時間:2018-05-29 05:41:00       瀏覽量:107

    ? ? ? ?根據司法部、外交部、商務部、國務院法制辦《關于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的意見》和四川省司法廳、四川省商務廳、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港澳)僑務辦公室、四川省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關于印發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求,成都市司法局牽頭起草了《成都市關于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2018年5月29日至2018年5月31日),請公眾提出修改意見,并于2018年5月31日前通過電子郵箱或傳真給成都市司法局律師工作處。


    ? ? ? ?聯系人:陳曉

    ? ? ? ?聯系電話:61881875;(傳真):61881857

    ? ? ? ?郵箱:1473871512@qq.com

    ?

    ??????????????????????????????????? 成都市司法局

    ?????????????????????????????????? 2018年5月29日



    成都市關于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的實施意見

    (征求意見稿)

    ? ? ? ?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是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提升法治保障能力、促進城市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的意見》和四川省《關于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關于對外開放的重大要求,依據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結合我市構建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工作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 ? ? ?一、工作目標

    ? ? ? ?到2020年,基本建立健全我市涉外法律服務業發展體系。優先構建“四中心”。在西部地區率先建立“一帶一路”國際仲裁中心、“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糾紛調解中心、國別法律查明中心,在全市均衡建成23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重點培育“五機構”。全面強化對我市規模大、實力強、品牌硬、水平高的仲裁、商事調解、律師、公證、司法鑒定機構進行涉外服務能力培訓,不斷提升社會中介組織涉外法律服務保障水平。全面實施“雙百工程”。建成一支100名以上、政治堅定、通曉國際規則、具有世界眼光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涉外法律服務領軍人才隊伍和100名以上專業能力過硬、實踐經驗豐富的涉外法律服務后備人才隊伍。

    ? ? ? ?二、主要任務

    ? ? ? ?1.為成都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提供法律服務。護航“一帶一路”、中國(四川)自貿試驗區、長江經濟帶、打造國家向西向南開放門戶和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等重大發展戰略,積極參與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的立項與招投標等活動,提供法律服務,防范系統性風險。為我市與“蓉歐+”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兩港三網”建設,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的商業形式和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法律服務。(牽頭單位:市司法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商務委、市投促委)

    ? ? ? ?2.為我市企業和公民“走出去”提供法律服務。參與我市企業涉外商事盡職調查,進行法律風險評估,協助中國企業建立健全境外投融資風險防范和權益維護機制。鼓勵我市律師事務所積極參與國際貿易爭端解決,參與反傾銷、反壟斷調查和訴訟,做好涉外訴訟、仲裁代理工作。加深對我市企業主要投資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有關法律制度和法律環境研究,幫助企業和公民了解駐在國家和地區的有關法律制度。加強專利、商標和著作權保護、涉外知識產權爭議解決等方面的法律服務工作。建立健全知識產權海外維權援助機制,加快建設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平臺。(牽頭單位:市司法局、市商務委、市科技局(市知識產權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投處委)

    ? ? ? ?3.為外國企業和公民“引進來”提供法律服務。圍繞中德合作產業園區、中韓創新創業園、中法生態園、新川創新科技園、成都國際生物產業城等國際合作園區和產業集聚區建設,提供招商引資、企業入駐、項目運營、功能實現等全程法律服務,維護我市產業境外投資和生產安全。進一步健全涉外法律援助保障機制,依托“四川·成都涉外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涉外法律援助專家律師庫,確保涉外刑事庭審法律援助全覆蓋。進一步完善“蓉漂”外籍人士專屬服務機制,依托8個“外籍人士之家”服務點,貼近外籍人士家庭、遵循外籍人士習慣為其提供刑事法律援助預申請服務、免費法律咨詢和公證咨詢服務、免費國內法簡要查明服務、免費提前“24小時”預約“一對一”律師面詢服務,提供英語、韓國語等多語種法律咨詢服務。(牽頭單位:市經信委、市司法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口岸物流辦、市商務委、市投促委、市國資委、市外事僑務辦)

    ? ? ? ?4.為我市依法處理涉外經濟、社會事務提供法律服務。建立外事、商務、發展改革部門涉外法律服務需求信息發布機制。依托現有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在有涉外法律服務需求的部門,配備專業涉外律師法律顧問,為政府涉外重要決策、重要活動、重要項目等提供專業服務。支持律師積極為我市對外簽訂雙邊、多邊地方政府經濟合作協議、戰略合作協議等提供法律服務;為我市對外開展戰略與經濟對話、人文交流、高層磋商等提供法律服務。通過提供國際商事規則沖突審查、國際公約和國際慣例咨詢、出具法律意見書、開展評估論證等,提升我市在國際法律事務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牽頭單位:市司法局、市政府法制辦;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商務委、市投促委、市外事僑務辦)

    ? ? ? ?5.為打擊跨國(跨境)犯罪及追逃追贓工作提供法律服務。遴選10名以上政治堅定、業務精通、經驗豐富的黨員律師,組建辦理國際追逃追贓業務專家律師庫。推薦律師為開展打擊毒品、洗錢和反腐、反恐等領域跨國(跨境)犯罪的務實合作提供法律服務。配合相關部門加強反腐敗國際多邊雙邊合作和追逃追贓工作,及時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強化涉外民商事代理研究,促進國際民商事司法協助。(牽頭單位:市司法局,責任單位:市檢察院、市監察委、市外事僑務辦)

    ? ? ? ?三、主要措施

    ? ? ? ?6.進一步健全完善扶持保障政策。將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納入我市實施“一帶一路”、中國(四川)自貿區成都片區建設等重大發展戰略,納入成都市生活性服務業發展規劃。加大政府采購涉外法律服務力度,在政府采購項目中優先選擇我市法律服務中介組織提供法律服務。在服務外包、國有大型企業境外投融資等項目中重視發揮法律服務機構的作用,對于仲裁、商事調解、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五大法律服務機構,按其涉外法律服務業務規模給予每年5%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財政扶持和支持。(牽頭單位:市財政局、市商務委;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國資委、市自貿辦、天府新區、高新區、青白江區、雙流區)

    ? ? ? ?7.搭建涉外民商事法律服務平臺。充分發揮仲裁在爭議解決及法治環境建設方面的重要作用,促進我市仲裁組織業務水平國際化、專業化,建立“一帶一路”國際仲裁中心。充分發揮律師調解在解決涉外商事爭議、股權爭議、國際貿易糾紛、知識產權爭議等中的重要作用,著力提升我市商事調解涉外法律服務水平,建立“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糾紛調解中心。強化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法律、案例、司法體制和政治文化制度研究,提高成都企業、公民涉外投資、并購、商務往來的抗風險能力,建立成都國別法律查明中心。(牽頭單位:市司法局、市商務委;責任單位:市國資委、市自貿辦、天府新區、高新區、青白江區、雙流區)

    ? ? ? ?8.構建優質高效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支撐,以“12348成都法網”和“12348法律服務熱線”為紐帶,建成以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龍頭,22個區(市)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主干的公共法律服務保障平臺,構建涉外法律理論研究、信息交流、服務互通網絡,提升對來蓉居留和創業的外籍人士公共法律服務水平。探索建立自貿試驗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聚合律師、公證、司法鑒定、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資源,“一站式”提供國際貿易、跨國企業并購、知識產權、破產清算等法律服務產品。(牽頭單位:市司法局;責任單位:市自貿辦、天府新區、高新區、青白江區、雙流區)

    ? ? ? ?9.打造高品質涉外法律服務機構。堅持開放引進、就地轉化、帶動提高的思路,支持涉外法律服務機構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鼓勵我市律師事務所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設立分支機構,開展對外聯營、合作。在蓉執業的律師事務所,獲得司法部批準的涉外聯營資格,財政給予30萬元獎勵。完善涉外公證質量監管機制,建立嚴格的證據收集與審查制度、審批制度以及重大疑難涉外公證事項集體討論制度。建立完善涉外司法鑒定事項報告制度。加強涉外法律服務機構規范化建設。完善內部風險控制機制,建立健全執業管理、利益沖突審查、收費與財務管理、投訴查處等內部管理制度,提升成都涉外法律服務機構規范化水平和市場美譽度。(牽頭單位:市司法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商務委、市投促委)

    ? ? ? ?10.積極引進急需涉外法律服務人才。探索建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涉外法律服務人才雙向交流培養機制和互派顧問機制,引入一批熟悉跨國投資、海外并購、反補貼反傾銷等領域的急需專家。在蓉注冊執業的被納入司法部和四川省涉外律師人才庫的高層次法律服務人才,享受成都市人才引進有關購房、入戶、子女上學、就醫的優惠政策。面向全球引進一批具有跨國跨境職業資格的高端法律服務人才,具有海外職業資格和執業經歷的法律服務人才來蓉執業,享受創新創業優惠政策。律師事務所每引進1名取得境外律師職業資格的律師,財政給予5萬元獎勵。(牽頭單位:市司法局;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商務委、市投促委、市外事僑務辦、市國資委)

    ? ? ? ?11.著力培養高端涉外法律服務人才。逐步遴選100名以上,門類齊全的涉外法律服務人才,組建法律服務專家人才數據庫。實施“百人英才”計劃,將涉外法律服務人才發展納入成都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和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計劃;聘請境內外知名專家,每年舉辦多種形式的涉外法律服務培訓、研討與交流,選拔優秀人才到國(境)外頂級機構培訓提高;推薦優秀涉外法律服務人才進入“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名單;推薦優秀涉外法律服務人才進入國際經濟、貿易組織的專家機構、評審機構、爭端解決機構以及國際仲裁機構。(牽頭單位:市司法局,市委組織部;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商務委)

    ? ? ? ?12.儲備涉外法律服務后備人才。探索高校與涉外律師事務所聯合培養模式,完善涉外法律人才的繼續教育體系,培養100名以上涉外法律服務后備人才。鼓勵成都區域具備條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按涉外法律服務業發展需求創新涉外法律人才培養機制和教育方法。探索與知名高校聯合籌建中國(成都)律師學院,設立涉外法律服務培訓部門,建設高水平涉外律師人才培養基地。(牽頭單位:市司法局,市委組織部;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

    ? ? ? ?13.加強涉外法律服務合作交流。編印完善《成都涉外投資法律服務指南》中英文版,及時更新涉外法律服務業務流程指引。打造我市涉外法律服務論壇品牌,在蓉舉辦高端論壇和學術研討會,吸引成都市企業主要投資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律師協會、律師、企業代表參與,彰顯成都融入“一帶一路”的國際影響力。建立成都市法律服務行業組織和“一帶一路”重點國家地區法律服務行業組織的定期合作交流機制。(牽頭單位:市司法局;責任單位:市商務委、市投促委、市外事僑務辦)

    ? ? ? ?14.創新涉外法律服務供給方式。建立完善“一帶一路”法律服務協作體,探索建立實體化運行的辦事機構,整合全球法律服務資源,搭建法律服務業與信息產業交流平臺。鼓勵律師事務所與信息技術企業合作,探索健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新的涉外法律服務方式,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涉外法律服務模式創新,培育發展涉外法律服務網絡平臺,推動網上法律服務與網下法律服務相互融合。(牽頭單位:市司法局,責任單位:市商務委)

    ? ? ? ?四、組織領導

    ? ? ? ?15.建立涉外法律服務業協調機制。市司法局會同市發展改革委、教育局、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商務委、投促委、外事僑務辦及相關法律服務行業協會等部門和單位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及時研究解決涉外法律服務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制定實施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措施,積極創造條件,為涉外法律服務業發展提供必要支持。(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商務委、市投促委、市外事僑務辦)

    ? ? ? ?16.強化涉外法律服務市場監管。嚴格落實司法部、省司法廳關于港澳臺律師事務所駐蓉代表機構的設立審核和監督管理及對外國律師事務所駐華代表機構的相關規定。建立我市律師事務所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備案制度,加強對設立境外法律服務機構的引導和規范化管理工作。(責任單位:市司法局)

    ? ? ? ?17.加強涉外法律服務宣傳推介。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互聯網等媒體平臺以及有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組織的專題活動,加大涉外法律服務宣傳推介力度,為我市涉外法律服務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司法局)


  • 国产精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