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律協

    中小微所黨建風采Vol5|叮咚~這份中小微所黨建創新實踐分享請查收

    發布時間:2022-05-22 14:12:15       瀏覽量:126

    中小型律師事務所,是律師行業的基本構成和主體力量。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截至2021年底,成都市970多家律所中,律師人數50人以下的律所數量占比超過95%。中小微律所基數大、涉及面廣,基層律所黨組織也與社區、老百姓的聯系最為緊密、最“接地氣”。因此,如何從中小微所的發展現狀和實際問題出發,找到契合中小微所特點和需求的黨建工作方法,是成都律師行業黨建的重點工作之一。‍

    黨建引領•律所揚帆‍

    四川德斯普律師事務所黨支部

     

    四川德斯普律師事務所黨支部自2016年建立以來,始終堅持“黨建促所建”發展新思路,以支部為堡壘,以黨員為先鋒,團結全所律師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勇于創新、敢于進取,攻堅克難、沖鋒在前,積極推進黨建、所建“兩個建設”全面發展。‍

    一、聚焦責任抓政治建設‍

    一是突出政治建設,確保律所發展正確方向,教育引導全所律師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注重政治教育,全面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化。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重要論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作為抓好支部黨建工作根本遵循。二是加強政治吸納,堅持政治標準,注重在業務骨干、青年律師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管理層中發展黨員。目前律所合伙人全部為黨員,全所黨員律師占比近50%,為律所發展扛起大旗、把好方向。

    二、聚焦責任抓組織建設

    一是加強黨建第一責任部署。認真抓好“三會一課”,深入學習黨的方針政策,認真研討法律業務問題,將黨建工作列入律所年度工作要點,同安排同部署。二是完善黨建工作責任制度。建立黨支部與合伙人聯席會議制度、黨員聯系服務基層制度,事務所就重大事項作出決策時,充分考慮黨支部與律所管委會、考評委等組織成員中黨員律師意見,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將黨的方針政策貫徹到律所決策、執行、監督的全過程。

    三、多措并舉抓思想建設

    一是以建設標準化規范化示范黨支部為契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組織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學習先進典型事跡。利用支部活動日,組織黨員律師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和開展紅色觀影活動,持續推動全體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堅實學識涵養,堅守使命擔當;二是制定切實可行的黨員培訓計劃,利用“蓉城先鋒”等平臺,針對律師業務忙、時間緊等特點,探索“微信黨支部”“QQ課堂”等“指尖上的黨建”扎實開展專題學習,切實將學習貫徹轉化為做好法律服務工作強大動力;三是加強支部黨員思想作風建設,樹立服務意識,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幫助政府部門、企業和群眾應對法律風險,提供法律精準服務。

    四、勇于進取抓業務創新

    一是組織開展“律所黨建惠營商行動”專項活動。支部與龍泉街道商圈樓宇聯合黨支部結對以來,為“吾悅廣場”樓宇163家商戶定制專項法律服務——“在商言法”,針對性地開展《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民法總則》等講座、宣傳,受到商家們的一致好評。二是圍繞政府中心工作,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在大運會場館建設、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出讓、城市征地拆遷等方面創新法律服務思維,充分發展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提升法律服務水平;支部圍繞農村產業發展重點,積極開展鄉村振興法律服務產品研發,探索創新開展集體建設用地盤活法律服務,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和流程;積極參與成都“東進”發展戰略,“一帶一路”和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法律服務,為龍泉驛區信訪局、區綜合執法局等30家行政部門和基層政府組織提供法律服務,有效維護了政府依法行政的法治權威。三是妥善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配合區“處非辦”,參與處理了案情復雜、人數眾多、社會影響非常大的非法集資案件,幫助政府解決非法集資案中的法律難題,疏導化解集資人的過激情緒,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針對城市發展過程中小區治理難題,先后為龍泉街道辦事處和大面街道辦事處提供“院落自治、物業糾紛調處”專項法律服務,通過建立物業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暢通和拓寬小區居民訴求表達渠道,依法處理涉訴信訪問題從源頭化解矛盾。

    五、熱心公益抓責任擔當

    一是踐行公益法律服務責任。支部組織律師建立“德斯普公益律師團”,先后深入20多個村、社區,以“法治大講堂”“法律沙龍”“模擬法庭”等形式開展了100多場法律服務宣講活動,增強基層群眾的法律意識。積極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018年以來為弱勢群體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47件,其中涉及農民工案件45件,受援助人數500余人。二是深入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支部積極組織黨員律師送法進企業、進社區,在多個企業和社區開展法治宣傳和舉辦法律講座,提供法律咨詢,服務人群超萬人。疫情期間,積極開展公益活動,共同防疫抗疫,帶領全所黨員律師下沉到社區、企業,免費開展疫情期間法律宣講10場,編寫《疫情期間企業用工風險提示及應對》《疫情防控期間企業法律風險體檢報告》,提供法律咨詢和援助220人次;號召全所人員為疫情防控捐款18720元。

     

    圖片

    黨建先行 引領律所騰飛‍

    四川蓉樺律師事務所黨支部

     

    四川蓉樺律師事務所黨支部自2018年成立以來,按照“黨建引領、文化聚魂、理念創新”工作思路,堅持“十個標準化”工作法,打造黨建工作品牌,實現了黨建工作與律所發展雙贏。先后獲得成都市律師行業黨委“服務大局尖刀黨組織”、錦江區司法局黨委“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一、凝聚思想力量,強化政治自覺

    黨支部不斷強化抓班子帶隊伍的政治責任,加強對黨員律師的教育管理,對黨員律師從嚴要求、從嚴規范,積極開展“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主題教育,引導全所黨員和律師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政治信仰,站穩政治立場,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二、立足根本點,抓細隊伍建設

    一是加強班子建設。黨支部堅持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堅持重大議題提交支部委員會或支部大會研究討論,民主決策。大力開展支部“雙亮雙曬”活動,黨員律師在接待客戶和出庭辯護時自覺佩戴黨徽,樹立良好的執業形象。二是深入開展雙培養行動。注重從優秀青年律師、業務骨干中培養發展黨員,同等條件下“黨員優先聘用、優先上崗”,黨員律師成為律所管理和發展的骨干力量。近兩年,新發展黨員3人,培養入黨積極分子3人,招錄黨員律師5人,黨員律師結構逐年優化,紅色細胞不斷激活。三是建立律師人才培養機制。推出育新人才培養計劃、蓉樺小課堂、每日一歌等“有趣、有益、有活力”的活動載體;組織參觀建川博物館、邛崍市紅軍長征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與九寨溝縣委教工委、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服務保障中心黨支部、四川大學法學院本科黨支部等開展黨建聯誼活動,不斷增強律師對黨組織的認同感、對律所的歸屬感和對律師職業的榮譽感。

    三、夯實支撐點,抓好機制建設

    將黨建工作寫入章程,建立黨組織和管理層聯席會議制度,健全黨組織參與律所決策、黨組織和律所管理層“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等機制。黨建經費按照律所每年度營業總收入的2%進行劃撥,實現黨建工作與律所發展同頻共振。圍繞律師行業黨建“全覆蓋全規范全統領”三年工作目標,落實黨支部“十個標準化”工作法,建立健全黨員培養、組織運行和黨建監督“三項機制”,進一步提升了黨支部的科學化水平。

    四、發揮專業優勢,履行社會責任

    一是服務藏區脫貧攻堅。先后10次深入甘孜州爐霍縣、阿壩州九寨溝縣開展教育法治幫扶公益活動。幫助爐霍縣新都司法所建立了遠程可視化法律服務工作站,設立“北京—成都—九寨溝公益法律服務中心”,實施“成都—九寨溝”結對幫扶計劃。二是服務中心工作。始終秉承服務黨委政府這一初心,服務于中共成都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市教育局等300余家政府、企事業單位。參與發起國際化營商環境法律服務聯盟,設立“中國教育應急與法治創新總部”“西部教育多元調處中心”“京蓉九教育醫事法治創新中心”“全國教育和新經濟法律聯盟”,探究我國教育、醫事和新經濟領域法治和風控實務,為營造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法律服務保障。三是開展法律公益活動。黨支部成立以來,開展“法律進鄉村”“法律進社區”“法律進學校”法律公益活動100余次,將法律宣講和法律援助服務向學校、鄉村和社區延伸,將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務融入公益事業。四是助力抗“疫”復工。疫情期間,針對成都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市經信局、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以及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編寫法律指南、政策匯編9篇,收到了市教育局《感謝信》。同時,建立線上線下聯動抗“疫”模式,線下主動對接摩根中心商務樓宇,線上設立法律咨詢熱線,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 国产精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