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1388號花樣年·美年廣場,JR·Fantasia花漾錦江B棟10樓1007室
發布時間:2022-10-17 19:56:06 瀏覽量:156
【摘要】
習近平法治思想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了深入的部署,律師作為參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需要律師在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發揮律師的作用,需要黨委、政府加強領導工作,律師行業要加強推進律師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組織工作,律師事務所和律師要積極主動參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關鍵詞】
習近平法治思想 治理體系 治理能力 律師行業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在法治領域的理論創新成果,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作了深入的部署,描繪了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宏偉戰略藍圖,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的根本行動指南。
一、習近平法治思想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論斷
習近平同志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有過精準論斷,指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國家治理能力則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包括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有機整體,相輔相成,有了好的國家治理體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國家治理體系的效能。”[1]
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核心標志之一是法治化,目標是“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不斷提高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效治理國家的能力”。[2]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然要求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也可以說,要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就要實現國家法治的現代化。隨著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貫徹實施,律師作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力量,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歷史進程中,必然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3]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隊伍至關重要。習近平同志指出:“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法治工作隊伍。法治人才培養上不去,法治領域不能人才輩出,全面依法治國就不可能做好。[4]
律師隊伍是依法治國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大力加強律師隊伍思想政治建設,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法治作為律師從業的基本要求,教育引導律師等法律服務工作者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依法依規誠信執業,認真履行社會責任。[5]當然,律師要參與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基本條件就是律師數量達到一定要求,律師專業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截至2020年底,全國律師事務所達到3.4萬余家,律師隊伍發展到約52萬人,全行業基層黨組織達到13900余個,基本實現全覆蓋。[6]預計到2022年,全國律師總數達到62萬人。因此,律師規模和專業能力已具備廣泛參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條件。當然,律師參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律師行業和律師等多方面的力量。
究其本質而言,律師參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也就是律師在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中作用的重要發揮。
二、律師在法治國家建設中的作用
法治國家建設就是在黨的領導之下,實現整個公權力的法治化,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的《決定》中,確立了領導科學立法、保證嚴格執法和支持公正司法的權力行使方式。因此,律師對于法治國家的建設就重在國家立法、行政執法、司法公正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和力量。
在立法方面,律師屬于國家立法的參與者。習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群眾對立法的期盼,已經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國,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國;越是強調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質量。”[8]提高立法質量,意在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擁護”。[9]基于律師的專業性和前瞻性,律師在國家立法環節中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行政執法方面,律師作為政府法律顧問可在合作項目洽談,協助起草、修改法律文書或者重大合同,處置涉法涉訴案件、信訪案件和重大突發事件,參與處理行政復議、訴訟、仲裁案件等領域發揮作用,作用的發揮能充分的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
在公正司法方面,以訴訟為主要形式的司法活動需要廣大律師的參與,離開了律師的參與,社會的公正得不到保障。在刑事司法活動中,律師在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不受侵犯的同時,積極協助司法機關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運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共同維護法律的尊嚴。
三、律師在法治政府中建設的作用
律師在法治政府的建設過程中通過多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律師接受委托或安排參與政府法律事務,主動提升政府能力。在2016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不僅列舉了律師作為政府法律顧問可在政府重大決策、重大行政行為,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起草,合作項目洽談,協助起草、修改法律文書或者重大合同,處置涉法涉訴案件、信訪案件和重大突發事件,參與處理行政復議、訴訟、仲裁案件等領域發揮作用,更設定了一套以政府法制機構人員為主體、吸收法學專家和律師參加的政府法律顧問隊伍體系。[11]
另一方面,律師接受行政相對人一方的委托或接受法律援助安排,處理行政復議、訴訟、仲裁案件、國家賠償案件等,通過為當事人謀取合法權益,糾正不當或錯誤的行政行為或行政處罰,進而幫助政府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與水平。
四、律師在法治社會中建設的作用
律師在法治社會建設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能發揮重要的獨特作用。
第一,標識作用。律師受當事人的委托,作為代理人或辯護人出庭陳述當事人的主張。在私權利與公權力的沖突中,律師是私權利一方不可缺少的代表;在弱勢群體與強勢群體的較量中,律師也經常成為幫助弱勢群體的力量。本身就顯示出政治權威的法治思維和慎重態度,以及對社會成員權利的尊重。[12]
第二,紐帶作用。基于社會的發展和專業分工細化的趨勢,法律職業的專業技術門檻越來越高,國家的不斷普法僅是提高了民眾的法律意識,但要完全理解法律術語、理清法律關系和處理法律事務并非易事,往往需要求助于律師,律師因此成為民眾理解法律專業知識和系統的紐帶。
第三,先鋒作用。春江水暖鴨先知,社會生活的變化則是律師先知。律師基于對社會生活的廣泛參與,對新動向、新形勢能夠及時了解,并基于自己對社會生活的判斷,可以進行廣泛的政治和社會參與,發表獨立意見。
在互聯網和自媒體興起之后,我國律師參與政治社會事務越來越積極。律師通過參與商業性訴訟和非訴業務、提供法律援助和參與公益訴訟、充當政府法律顧問、通過媒體和自媒體參與政治社會事務的討論等有多種方式參與法治社會建設。
五、如何發揮律師的作用
1.充分認識到推進律師參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決議中多處強調“法治、依法”,并且提出“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加快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因此,各級領導要充分認識到,律師的參與絕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
2.進一步完善國家機關、國有單位聘請法律顧問制度
作為國家機關、國有單位聘請法律顧問應當是一項基本要求,要對已有的制度予以完善,并加強對法律顧問服務的指導、檢查,法律顧問服務要能充分發揮作用,而不能僅僅是擺設。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實踐中有不少國家機關或者國有單位在聘請法律顧問問題上仍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有的是還沒有開展此類工作,有的是即便開展了,但對于律師工作的作用,認識不到位,認為律師作用可有可無,往往都是在發生重大糾紛時,才想到尋求律師的支持,而沒有把律師的防范作用、制度建設作用放在重要位置上去考慮。
3.公共法律服務和重大事務原則要求選聘律師開展服務
凡公共法律服務和重大事務均應當選聘律師開展法律審查和法律服務,并對法律服務做好指導、檢查工作,在律師開展公共法律服務時,要避免無償使用律師服務的現象發生。需要注意的是,在選聘律師參與公共法律服務和重大事務時,出現了不少最低價招標的情形,導致了律師事務所之間惡性競爭,也導致相應的服務質量下降的問題頻繁發生。
4.出臺鼓勵律師參與社區及其他自治組織建設的支持文件
對于農村社區、城市社區及其他自治組織的建設和發展,要鼓勵律師事務所及律師積極主動參加,政府有關部門適時出臺相應的支持文件。社區建設和自治組織的發展是社會治理體系完善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各種原因,社區建設和自治組織的發展建設中不依法的現象比較普遍,而社區的經費和自治組織的經費有限,難以尋求到高效的律師服務,有關部門應予以大力支持。
(二)律師行業要加強推進律師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組織工作
1.律師行業要加強對律師指導
律師行業要大力發揮行業組織的引領作用和優勢,加強對律師參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教育,律師要充分認識到參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作用和意義,進而積極主動的參與治理體系的建設。
2.律師行業要積極開展相關業務能力培訓
律師行業要加強律師參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研究,充分發揮律師行業的教育、培訓作用,積極研發教育產品,組織各種教育培訓活動,提高律師的專業能力和參與能力,切實發揮參與的作用。
3.律師行業要加強律師參與能力交流
律師參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既有地區的差異性,也有一定的普適性,律師行業要利用自身優勢,發揮平臺作用,加強律師之間在參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方面經驗的交流。
(三)律師事務所和律師要積極主動參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1.律師事務所要主動發揮引領作用
律師事務所要充分認識自身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性,發揮律所的引領和支持作用,積極鼓勵律師參與社會治理,為律師充分、有效參與社會治理提供便利,對其中的優秀者要予以表彰和獎勵。
2.律師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積極投身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律師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投身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重點做好:充分發揮優勢,積極參政議政主動建言獻策,推進科學立法;要積極參與推動行政執法的進一步規范,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要加強案件代理釋法說理,推進公正司法;通過個案代理、參政議政提升司法監督,推進嚴格執法;要廣泛參與涉法涉訴信訪工作,努力推進全民守法。
參考文獻:
[2] 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版
[3] 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六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求是》,2019年第18期
[4] 顧培東,《中國律師制度的理論檢視與實證分析(上)》,《中國律師》,1999年第10期
[5] 習近平,《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人民日報》,2014年1月1日,第2版
[6] 《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人民日報》,2014年2月18日,第1版
[7] 趙大程,廣大律師要積極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國律師》,2014年第4期
[8] 張文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論體系,《法制與社會發展》,2021年第1期·總第157期
[9] 央視網,2021年3月25日,《司法部:我國律師行業基層黨組織已近1.4萬個 基本實現全覆蓋》
[10] 遲日大,充分發揮律師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中的職能作用,《中國律師》,2021年第4期·總第256期
[11] 彭靜,發揮律師作用 服務法治政府,《中國律師》,2021年第4期·總第256期
作者:四川發現律師事務所 倪云、曾鈺欣
來源:成都市律師協會營商環境法律專業委員會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成都市律師協會立場
歡迎全市律師踴躍投稿,投稿郵箱:cdlxxc@163.com